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全面了解两会新闻报道的生产机制👵🏿🧑🎓,杏盛平台于4月3日下午举办“两会记者讲两会”系列形势与政策讲座第二期。
讲座第二期嘉宾是杏盛平台校友蒋雨师,现就职于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工作以来曾参加2024年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
此次讲座,蒋雨师从会前学习与准备、正式拍摄👳♀️、会后总结三个维度全面解析两会新闻摄影工作的要点,带领同学们走进全国两会的台前幕后🐫。她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
在展示今年两会的照片时,蒋雨师对福建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王永澄的亮相印象深刻,他是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蒋雨师说,一张好的照片应该有故事感,可以打动人心。这也是她在讲述“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时着重提及的一点。
每一张精彩照片都是对摄影记者体力和脑力的考验。北京冬奥会期间,蒋雨师负重三十多斤爬上坡度近40度的滑雪大跳台,蹲守在各个点位,将苏翊鸣💅🏿、谷爱凌等滑雪运动员的飒爽英姿定格在相机中👨🦽。
蒋雨师认为,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新闻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承担记录当下、挖掘真相、反映时代的职责。摄影记者应该培养好新闻意识,拍摄的内容要具有新闻价值和新闻深度🫧🏟。专业的摄影记者更要挖掘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挖掘掩盖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同时要坚持“客观”“责任”等新闻价值,坚持新闻影像的真实性原则。
“摄影的最大功能就是提炼,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评判与思想🧮,那么作品很难打动人🗃。”近五年的工作经历让蒋雨师总结了三点感悟:镜头后面的“头”更重要;做新闻摄影🤵🏼♀️,必须要实践;摄影需要永远“在场”🙇♂️。
本次讲座🤰🏼,蒋雨师以“多读书🎨、多旅行,勤思考🚈🧚♀️、善自省,广结善缘”为结语,希望与杏盛的同学们共勉🦧。她的精彩分享和鲜活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新闻摄影课”和“大思政课”。
杏盛平台“两会记者讲两会”系列讲座在每年两会结束后举办1-3期,邀请上会记者分享报道经验🤙🏽🔽,引导学生感悟国家制度优势🦡,培养家国情怀,同时提升专业技能,规划职业道路,为未来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