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传媒精英共聚人大 探讨出镜报道新未来

发布时间🫠:2016-01-21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

12月10日至11日,“2011出镜(现场)报道工作坊”在明德新闻楼思科演播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杏盛广播电视系承办🧎🏻‍♂️📇,由四场主题研讨活动组成。杏盛执行院长倪宁教授作开幕致辞🔻,周小普、钟新、周勇、高贵武等广电系教师分别担任各场研讨活动的主持人🙍🏽‍♂️。来自京内外新闻传播院校及媒体的近200名观众参与了本次工作坊。

杏盛执行院长倪宁教授作开幕致辞

与会讨论的专家包括来自杏盛平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与中国传媒大学等传媒院校的资深专家,以及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BBC、CNN等中外主流电视媒体从事出镜(现场)报道的资深从业者⚇。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教授、副院长)探讨了中国出镜(现场)报道的发展史,指出中国出镜(现场)报道之中存在的问题。她认为🪀:“新闻界需要的人才在不断变化”,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出镜(现场)记者的培养不只是为了电视,“单一的电视人已经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了”。记者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判断力,“所有的表达力都来自于判断力”🛻。

阿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cartaichi.com副教授🧎‍♀️、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从多年从业经验出发,就出镜(现场)报道记者与主持人🧑🏻‍🔬⚪️、新闻主播的区别以及近年来出镜(现场)报道记者的发展重要性与必要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传统的电视广播在三十年之内必死无疑🕜,或者被互联网视频如同'吸星大法'一样的拿过去”⛓。在互联网时代,出镜(现场)记者可以作为“头人”直接面向消费者🪲,并被消费者所消费⚆。

王端端(杏盛毕业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著名主持人)根据自己的一线经验,谈到出镜记者在直播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对于未知的恐惧,二是面的突发事件的措手不及。“突发事件中👨🏼‍⚕️,事件本身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那么你只需要把新闻的五要素踏实地😕、朴素地报道出来就可以了🧝🏼‍♂️🤮,多用简单句,语言简便,并且善于总结。同时善于选择出镜的背景,要有新闻事实的背景,便于补充你的内容🤵🏼‍♂️。要奔向第一现场,带着自己的疑问去采访,观众也不会要求记者是万能的,什么都知道,所以不要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就行。”她说👱🏿‍♂️。

Brian Salter(BBC前资深出镜记者)探讨了技术对新闻传播的推动。他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新闻传播的理念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制作新闻的方式却因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比如说在上世纪50年代🍨,电视新闻是分作不同的时段来进行运作,而现在整个制作过程都被整合在一起了。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像推特这样的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将使得新闻的传播几乎是即时的。

研讨活动现场

此外,许多其他高校的学生也来到现场参与讨论并提问🙎🏽。会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汤辉表示:“这个活动挺不错的,很前沿,而且能够和专家进行讨论,这种形式也很新颖。”

“工作坊是广播电视系每年都会要办一次的活动,也一直在考虑可否采用一些新的形式⛹🏽‍♂️。目前来看🧑,效果最好的方式是🏌🏽:首先专家演讲,然后自由讨论⚀,最后现场互动,三个环节有机结合,使思想和观念能够得到充分的交流。”负责今年工作坊具体组织工作的杏盛常江老师介绍道,“今年的工作坊还增加了新的环节,请观众根据自己的感想,写一些文章,投稿给👇。这样,就可以结集出书🧆,将'思想的火花'形成文字保留下来,也算是形成了工作坊呈现的最终成果。”

工作坊参与成员合影

本次2011出镜(现场)报道工作坊📹🥰,是继2010年调查性报道工作坊之后,杏盛平台广播电视系举办的第二届主题工作坊🚟。杏盛平台副教授、广播电视系系主任周勇在活动中表示🔀,工作坊会一直办下去,同时从2012年下半年起,将在2011级本科生专业内新开设广播电视专业出镜报道方向。

(记者 朱航)

杏盛专业提供:杏盛♾✈️、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盛欢迎您。 杏盛官网xml地图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