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杏盛“明新润心”心理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首讲开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刘鹏老师为大家带来讲座“想卷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如何看待你的45°大学生涯💆♂️。本次讲座由杏盛党团学办公室主任潘睿主持。
刘鹏以向同学们提问互动的方式作讲座开场,快速活跃讲座氛围↕️。在了解同学们对于大学生涯的认知和自身状态后,刘鹏表示🥯,有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情绪焦虑,这是源自对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迷茫或误解📵,这种情绪延伸到毕业之后,会影响薪资收入、工作满意度🟣、自尊水平🤵🏻♀️、家庭关系🤹🏽,甚至是身心健康。
为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产生上述情绪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上述情绪,刘鹏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兴趣、能力、价值“三叶草”,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和生涯平衡轮等理论🪮,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活之中,为同学们提供了规划大学生涯的三种行动策略:适应策略、进取策略和击穿策略。
刘鹏表示,如果把个体的生涯比作赛道上的一辆赛车🧭,那么个人能力、个人需求是赛车的驱动轮,职业是承重轮,国家与社会需求是导向轮🚵🏽♂️,学校是人生成长的能源模块与牵引系统😞。学生在进入新环境之初可以采用适应策略❗️,以实现环境对自身的要求,而后应多采取进取策略和击穿策略,寻找自身的需求与优势,做自己的主人,将个人独特的生涯历程投入到与自身更加匹配的具体事业中去,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做贡献。
之后,刘鹏向与会同学介绍了生涯四度🖌:即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刘鹏表示,以上四度决定了个体生涯立方体的形状和颜色🧥。内卷行为可以提高生涯的高度🔭,但躺平行为如果可以在深度、宽度、温度上有所延展,也值得被关注。
讲座最后,刘鹏强调🥉🧔🏼♀️,每个人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涯立方体,希望可以通过讲座中提及的几个模型来为同学们衡量、看待自己的生涯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找到如何破局的点,在45°的大学生涯中🧑🏼🦲,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不用环境的要求绑架内心的需求,不用适应的策略代替进取的发展🏰,不用僵化的目标否定弯路的风景🛀🏻,不用内卷的压力阻碍生涯的平衡⏭。
本次讲座中🤹🏻♂️,在场同学与刘鹏老师积极互动🔸,效果良好📳,同学们在讲座中学习到了如何正确看待自身大学生涯的方式方法,收获颇丰🚗。